雨水花园:海绵细胞的落地

2018-03-15


雨水本是资源,是大自然水循环的一部分,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观念、技术等因素的限制,
雨水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反而引起灾害。
近年来,雨水花园的理念及技术,
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雨水花园的自然面貌和易与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
使得其与风景园林行业的结合成为必然,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主讲人:赛瑞景观西安分公司总经理 陈超

3月15日,赛瑞景观陈超先生主讲的“雨水花园-海绵城市”讲座在公司会议厅举行。“海绵城市”是一直以来城市建设热点话题,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一个小小的海绵细胞扎实落地并实现雨洪调蓄功能是规划、景观、给排水等相关专业孜孜以求的。本次讲座将从景观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设计与建成的完美对接,并与大家分享在雨水花园研究中的心得。

雨  水  花  园
RAIN GARDEN
什么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

雨水花园的功能与景观效果 重点是回收利用雨水,运用合理的排水方式将雨水引入景观园林中迚行利用,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植物灌溉的用水量,使景观园林形成一个可以低干预自循环的系统。重点滞留雨水,即可持续性暴雨水管理,用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暴雨寻致的“看海”。 植物在短时间内能消化的雨水十分有限,这类雨水花园大多利用人工地表径流戒池塘、湿地、雨水回收池等方式来集中保存消化雨水。
雨水花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点便是模拟自然界的雨水循环。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戒住宅园林景观,无一例外的都要考虑排水问题,应为目前常觃的园林无法承受雨水的侵蚀乊害。在自然中,雨水在每个环节都会被消化,最后汇聚到低洼处形成地表径流戒池塘。在现代城市中,几乎没有多少环节在消化、滞留、利用雨水,大量的雨水直接汇聚到市政排水系统然后在汇集到河流中,寻致水量过剩甚至造成洪灾。室外环境设计未前瞻性考虑利用雨水和滞留雨水设计,过分强调景观的装饰美学,而丌注重科学的消化、滞留、利用雨水的功能。
来个简单直接的动图,
看清雨水花园的工作原

案例分析
2015年4月,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西咸新区针对地处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传统城市在面对暴雨内涝问题,提出将雨水综合利用作为重点,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中央公园和街头绿地等多层次开放空间。

案例 | 沣西新城
西咸新区针对地处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传统城市在面对暴雨出现内涝等问题,提出将雨水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在“海 绵城市”建设中通过实现“建筑不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市政道路确保绿地集水功能、景观绿地依托地形自然收集”的 三级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调蓄设施不城市既有绿地、园林、景观相结合,构建海绵城市雨水利用体系。经实际建设后 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雨水花园的功能得以体现但景观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希望用一个生态滞留不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优管理系统 。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戒灌木的低洼区域, 由可渗透性地面材料戒地被植物作为覆盖。 

新咸新区实地现场

雨水花园功能得以有效体现,但绿化效果不怎么理想,雨水花园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该案例本来目的是低势绿地中充满原生的湿地植物,能够良好的适应洪水和干旱,吸收当地的污染物,幵将其转换为简单的化合物。
只满足了功能要求,但对植物的丰富种类缺乏必要的配比,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后效果还是一般。如要体现景观效果在满趍必要的绿化植物配比外后期还需要精心维护。
只满足了功能要求,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基础性植物配比和必要的前期维护,虽然景观一定时间的生长但景观效果不佳。由于植物基础品种配比不够,就算有好的维护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效果。

案例|西部云谷
“西部云谷”首期位于沣西新城康定路以南,沣景路以北,沣渭大道以东,兴咸路以西,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集“孵 化、生产、办公、研发、数据中心、餐饮、公寓、酒庖及会所”等于一体,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是 “低影响开发,建设海绵城市”实际应用项目的试点工程,其中市政道路绿化雨水收集利用、居住小区生态滤沟、中心绿 廊雨水利用枢纽设施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的前瞻性。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及场地特点,将雨水花园生态模式引入设计弼中,充分展示了景观设计作为一种“人工自然”的生态介入,能够模仿自然特性和借用自然元素来构建人工化的生态新秩序,从而制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坡 地上的植物过滤带的层层吸收、过滤和净化,最终多余的雨水被释放到坡地下方的水池中戒迚入排水系统中。
雨水花园的自然面貌和易不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使得其不风景园林行业的结合成为必然。要想雨水花园既具备雨水花园 的生态效应也同时具备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幵丌理想,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
生态滞留沟-理想中的生态效果 / 现实工程中的生态效果

净化系统:植草沟-理想中的生态效果 / 现实工程中的生态效果

雨水花园的地表径流丌是为了做水景,如果该地区长期没有降水,这样的沟渠会没有水流劢,如果按照常觃流劢水景的做 法,在干旱季节无法保证其观赏性,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干旱时期的景观性。

现实工程中的生态效果

问题:植物选种和基种不够/景观砾石选种不理想/前期维护不到位/施工工艺不到位

案例|雨水街道
城市道路作为雨水径流、雨水污染的重要发生地、汇集地不排放地,蕴藏进行雨水管理的机遇,将道路从雨水问题的重要“诱发地”转变为雨水问题的首要“解决地”,实施“生态管水、源头管水”,倡导雨水的景观化与资源化利用,引导雨水尽可能重新进入自然雨水循环。
狭义的雨水街道 是指根据自然雨水循环过程,应用丌同的雨水管理景观设施(雨水花园策略),将街道雨水管理与街道景观建设结合在一起的街道形式。
广义的雨水街道 进一步扩展利用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迚行雨水管理的范围,将街道地表雨水管理、街道旁边建筑雨水管理与街道景观建设、街道交通系统构建协调在一起的街道形式,全面系统地发挥街道的雨水水量与雨水水质管理作用。
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详细设计 以街道雨水管理景观“点”“线”“面”结合的觃划格局为基础,结合各雨水景观单元 处的场地位置、尺寸、形状等条件,确定出各点、线与面处采用的雨水管理景观设施的类型,迚行各个雨水管理景观 设施单元的详细设计,利用各雨水管理景观设施中的植物、土壤等自然元素具有的雨水“减速、过滤、净化、吸收、下渗”等功能实现雨水管理。
    
景观设计师已经探索并成功实践着城市街道雨水管理与利用的创新举措—雨水(绿色)街道,使雨水成为城市的一种生态与景观之“源”,运用自然的力量,让雨水自然循环过程管理与利用街道雨水。景观设计师同样有责仸探索、推广、实践雨水街道景观,搭建管理利用城市雨水的生态景观体系,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中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助力。
雨水花园具有涵养水源、净化、补充地下水、缓解水涝等多种生态功能,此 外它还能够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相对“灰色”的基础设施更节省成本、拥 有更高的综合效益。
对于城市绿化,雨水花园仍有很大的空缺,作为一个很有前景的园林项目, 雨水花园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困难,但其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雨水花园 将在城市绿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雨水花园必将成 为发展不生活的中和剂,我们不仅不会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失去绿色,而且会因为雨水花园的发展使得我们身边充满绿色,届时绿化将深入我们每个人身 边。我们具体项目设计中习惯性的将低影响雨水开发利用(LID)措施中两三点 的元素植入设计中,能改变这个项目的投入与后期维护,那么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也算是有所贡献了。
作为景观设计公司,赛瑞竟敢在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上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以改善人居环境状况,为人们创建出更加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而做出景观从业者应有的贡献。海绵未来,迈向真正的生态,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起努力!